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 今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提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
进入四季度,商业银行补血愈演愈烈。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总额已突破3000亿元。这是因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新规”)落地在即,银行资本金压力随着
针对“有哪些具体新的措施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央行将进一步发挥好政策合力,要做好政策协调,发挥“几家抬”的作用,切实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要依法依规查处小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十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际跨境电商发展论坛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1
记者获悉,银保监会8月份开出418张银行类罚单,罚没约13139万元,问责265人。其中,五大行收到罚单46张,股份制银行收到14张罚单。而从受处罚领域来看,房地产类贷款成此次监管重点,多家银行因个人
记者获悉,银保监会8月份开出418张银行类罚单,罚没约13139万元,问责265人。其中,五大行收到罚单46张,股份制银行收到14张罚单。而从受处罚领域来看,房地产类贷款成此次监管重点,多家银行因个人
随着天气回暖,赏花踏青、周边游、乡村游等旅游消费场景日渐丰富。近期,我市围绕春季旅游提早谋划、提前布局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有针对性地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不断激发宿
上证综指日K线图周三,A股三大股指全天窄幅震荡。上证指数日内振幅仅为0.45%,创今年1月10日以来新低。指数的波澜不惊无法掩盖个股的风起云涌,高送转、知识产权保护等概念题材再度走强,相关个股大面积涨
记者获悉,银保监会8月份开出418张银行类罚单,罚没约13139万元,问责265人。其中,五大行收到罚单46张,股份制银行收到14张罚单。而从受处罚领域来看,房地产类贷款成此次监管重点,多家银行因个人
8月2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长61%达到809.2亿元。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691.88亿元,同比增长61%。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3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23)》。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药品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年报
午后指数继续震荡下行,创业板一度跌逾1%,市场整体萎靡,成交量显著缩小,石油、化纤、草甘膦、油气改革、聚氨酯、可燃冰等涨幅居前,酿酒、医药、食品饮料等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154.24点,跌
手段翻新 虚假宣传 隐蔽性强揭开金融诈骗的“美丽面纱”7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第十批指导性案例,包括朱炜明操纵证券市场案、周辉集资诈骗案、叶经生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3件案例。这些案例明确了多发疑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今日,国新办就2018年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CPI涨幅连续两个月扩大、近期价格上涨的预期较为强烈,对此毛盛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见习记者邢 颖)4月28日下午,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主任会议,听取《滁州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孔胜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 》统筹:臧春蕾 制图:蔡华伟核心阅读随着“共享经济”日渐升温,“共享住宿”这一新兴行业也在近年来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外出旅
近期,为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等会议频频提及财政、金融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国务院更是为市场最关切的三个问题给出了“定心丸”,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稳定预期。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
金融牌照发放收紧的同时,监管部门也不断把紧机构股东、高管的入口。近日,银保监会接连祭出“否决令”,除了对不合规高管说“不”,还首次公开否决了保险公司的“准股东”。从近两年监管政策不断趋严的趋势来看,股
资管产品信息披露“报喜不报忧”、频次不定等现象有望改观。《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就资管产品信披新规向部分机构征求意见。业内专家表示,公正透明的环境有利于
随着A股对外对等开放加速,外资对A股的兴趣大增。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日前在官方网站宣布,将在27日宣布是否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市场普遍预期本次纳入A股的概率较大,且可能将给予A股更大权重(相较
自2016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开始增加,并逐渐从民营企业扩展至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违约增加的原因不少,既有企业的内部因素,也有融资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还有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可控因素。